为推进合淮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深化与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我市积极推进合肥都市圈工业合作,在深化多层面交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深入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是加快培育“1+5”重点产业。我市经信局积极向合肥都市圈成员单位推介开展产业合作,围绕“1+5”重点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开展特钢、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煤系固废物利用四个产业规划编制,其中特钢和煤系固废物规划已编制完成;四个百亿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已制定完成初稿。

二是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寿蜀产业园和新桥产业园已建成,寿蜀园区先后引入中电环保、蓝讯电子等“新电汽”企业80余家,在入园企业中,合肥区域企业占比超70%,主要涉及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总投资6亿元的安徽瑶海钢构集团寿县瑶海钢结构重钢基地项目,将形成年产钢结构20万吨的生产能力;总投资约2.9亿元的安徽万朗家电部件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冰箱粒料及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6.5亿元;总投资2.3亿元的安徽金诚车辆工程有限公司年产200万件汽车零部件项目,项目达产后年产值2.9亿元。

三是加大合淮同城交流学习。合肥市经信局赴寿县寿蜀产业园和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学习了解园区建设、产业合作和企业发展经验;我市经信局多次赴合肥市经信局就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建立、合淮同城化产业合作、如何提升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交流。组织我市经济管理干部和企业家参加合肥市“百千万培训工程”培训,不断提高经济管理干部服务经济建设能力。

四是建立合肥都市圈产业(链)联盟。为加快发展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发展的步伐,提升工业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成立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我市从重点产业园区、重点企业中推荐山河药辅等20家企业参加联盟,山河药辅董事长尹正龙代表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与清华长三角区域研究院所共同签署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链接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和清华创新资源,共促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