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统筹指导下,我局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等文件要求,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现将我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法治工作能力
1.增强法治工作的组织保障。根据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市经信局(国资委)2019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确保全局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2.强化领导干部及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和“一月一法”学习制度,今年以来,局党委中心组共开展专题理论学习11次,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一系列党内外法律法规。邀请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玉才开展党章党史讲座等法治专题讲座2场。认真组织开展2019宪法法律知识测试。
3.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活动。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开展春节期间法治宣传、“5.12”防灾减灾日法制宣传、“6.15”安全生产月宣传、“12.4宪法宣传周”等一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600余份。同时,通过“四送一服”、开展政策宣讲会等形式积极向企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输送产业政策。今年以来共开展针对企业的各类培训、宣讲8场,培训700余人。
(二)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1.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民主生活会、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制度,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决策程序,特别是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不搞“一言堂”。今年以来共召开党委会26次,研究决定事项96件;主任办公会25次,研究决定事项136件。
2.坚持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和合法性审查机制。今年以来,我局牵头制定了《淮南市煤电固废物综合利用发展规划(2019-2021)》《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均按照重大决策法定程序进行了意见征集和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同时严格遵守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程序。
3.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完成与安徽衡威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续聘合同,加强法律法规把关守口,在本局合同签订、行政诉讼等法律事务方面,有效发挥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
(三)履行部门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1.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认真对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规范文件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我局牵头制定的28件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工作,其中建议宣布失效1件,建议废止1件。
2.开展“三个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根据机构改革后我局实际,按照市编办要求对我局原有“三个清单”进行动态调整。调整后我单位现有行政权力35项,公共服务24项,中介服务6项。
3.扎实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在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联合惩戒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19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淮双联办〔2019〕1号)要求,及时更新“一单两库”,科学制定、下发年度抽查计划,组织局安全生产科、墙改办、节能监察中心、散装水泥办等执法单位对9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并公示检查结果。
4.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按照省、市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要求,扎实开展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
5.加强执法人员管理。按照《安徽省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执法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目前,全局系统共有执法人员21名,持证率达100%。
6.调整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对我局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进行调整完善。保留并调整完善21项,取消事项5项。
(四)强化监督制约,加大公开力度
1.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成立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明确信息化科负责信息发布,同时制定方案,细化分工,明确职责,为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以来,在局门户网站发布各类信息696条,其中工作动态213条、基层动态152条、通知公告119条、其他信息212条。今年以来,我局无行政处罚事项。
2.主动公开重点改革任务落实、重点政策执行、重要政策落实等情况,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实行决策依据、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的全公开。按时公开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财务指标、业绩考核、重要人事变动等信息,每月定时发布27户重点市属国有企业国资运营情况等。
3.认真做好人大、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我局今年共收到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4件、政协委员提案12件。根据《关于交办2019年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市政协委员提案的通知》要求,目前已经全部按时办结完毕。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 部分领导干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思维与理念树立的不够牢固,没有完全掌握运用法治方式去维护社会发展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
2. 部分工作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距离依法行政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于法治政府和依法行政的方针政策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理解与认知,思维模式也有待提高与进步。
3.在“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执法单位经费不足,导致技术装备配备不到位,尚无法实现执法检查全过程音像记录。
4.清理规范性文件的主动意识不强,总是等到市委、市政府统一开展清理工作时才开展清理,没有建立日常清理和动态清理机制。
三、今后工作打算
法治政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一体建设的要求,选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着眼长远,稳步推进。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相关要求,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律素养,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配备和培训,不断改进行政执法的方式、方法,努力创造良好的法治工作环境,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继续加强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党委会会前学法、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加深对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业务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培训等。
3.建立科学、民主、有效的依法决策机制,坚持集体讨论决定,民主决策制度。在决策过程中要多渠道宣传,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不断提高专家论证质量,注重挑选与论证项目专业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专家参与论证。
4.加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并建议由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为全市执法人员配齐必要的执法记录装备,切实做到行政执法过程全记录,保证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5.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日常管理,抓好与上级公布废止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衔接工作,对发现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或者不适当的情况及时修改或者废止。清理采取日常清理和定期清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文件的清理,确保法制的统一,提高规范性文件的管理效率。
2019年12月26日